世人皆醉,我独醒。
在这年代,
逆水行舟的人儿,
岂敢相信自己才是对的。
Thursday, December 12, 2013
Monday, July 1, 2013
Wednesday, June 26, 2013
大学的洗礼
这三年以来,除了越来越现实以外,这大学没教会我什么。
人家说:
大学,是个准备学生踏入社会的地方,
是的,因此在这里你要学会认清人性百态;
是的,因此在这里你要学会分辨兴趣和职业;
是的,因此在这里你要学会适者生存的道理;
是的,因此在这里你要学会金钱的重要性。
大学,有多少人在这里实践理想,有多少人在这里埋没理想,又有多少人在这里模糊了自己最初的理想?
我失败,因为我局限自己的圈子逃避面对人性百态;
我可笑,因为我认为没有钱也可以过得悠游自在;
我懦弱,因为我没有非实现不可的理想和目标。
他们说,只要想想临死之前最后悔的事,就会知道自己想做的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此刻想想,我从不会后悔任何一件事,到这里就到这里,我无所谓。
或许,这很不负责任,我对生活好像不太认真。按照逻辑,没得否认。
但什么责任,什么金钱,什么理想,什么荣耀,等我毕业后才慢慢领悟。
此刻,我愿意做那个没上进心的人。
Monday, May 20, 2013
Sunday, April 21, 2013
五月五
五月五,换政府。
改朝换代,只趁现在。
口号不断。
我厌恶过去的贪污腐败,
也不喜欢无法妥协的理念分歧。
但却到了做决定的年龄。
投人不投党,
亦或是投党不投人?
两者皆非。
我投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健康两线制要有的过程,
一个民主进程。
改朝换代,只趁现在。
口号不断。
我厌恶过去的贪污腐败,
也不喜欢无法妥协的理念分歧。
但却到了做决定的年龄。
投人不投党,
亦或是投党不投人?
两者皆非。
我投的是一个过程,一个健康两线制要有的过程,
一个民主进程。
Thursday, March 28, 2013
期待
还记得有一次,在一场佛学讲座后,我问师父:我这人没啥自信和别人相处,总觉得人只要一接触人,就会有被伤害的机率,可能是言语上,行为举止上,或是情感上的伤害。所以很多时候都选择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保护自己。这绝对不是正确的处世之道,那我该怎么办?
师父说,人之所以会被他人的言行举止伤害是因为我们都对别人有期望。我们期望朋友会在我们有困难时伸出援手;我们期望家人在任何时刻都迁就我们;我们期望长辈看重我们;我们期望所有认识我们的人都喜欢我们。说到最后,其实,我们内心里都期望这个社会对我们好。因为有了这些期许,我们对于身边的人都设了一些无形的标准,认为这些人对待我们的方式都必须要或是应该要达到这些标准。一旦没达到,我们对于他们的期盼就会破灭,也就成了我们认为的伤害。
简单而言,这番话的背后是一个你我都懂的佛家道理:感恩,知足。
这世上没有一个人,甚至是父母,有责任要接纳我们并且对我们好。所有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任何人有义务要对任何一个人好。所以,我们不应该对任何人抱有任何期望或是设下任何别人必须达到的标准。
没有期望,就不会有伤害。这个道理你我是了解的。我们都曾经历过这样的经验:新来到一间学校或是住宅区,只要有几个新同学或是新邻居过来跟我们聊聊,我们便会觉得这些人很亲切热情,因为我们对他们没有‘非对我好’的期望。但再过了几个月,当好朋友不把笔记借给我们或是隔壁邻居结婚没邀请我们时,我们心里就会感到不好受,因为我们对他们有‘非对我好’的期望,而他们的行为举止却没达成这个标准。
所以,每一段感情中最强的杀伤武器其实是对彼此随着时间流去日渐增长的‘期望’。一旦开始对身边的人有了期望,他们对我们的好就会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成了理所当然,一旦没达到我们对于他们的期望,我们就会把他们归类成——伤害。
其实不然,因为这世上没有谁必须对你好。
Sunday, March 24, 2013
The A's Attraction
Law students are not up to par. With a string of ‘A’s, we
are nothing in the eyes of the employers. We are just robots which only know
how to study and score in examination but totally failed in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ization.
As one of the production under the robotic generation, I
have to admit that that is the truth although there are exceptions. Undeniably,
we should reflect on our attitudes in learning, but we should not be the only party
to be condemned. By saying this, I am not pointing fingers to the educational
system. We all know that the system is defective and the urge for changes has
never stopped. However, with all due respect, I submit that the whole society which
also consists of you and me, is responsible for this phenomenon.
‘A’ is just an alphabet which is of no different from its 23
counterparts. It is us, the whole society, who give it a whole new
interpretation. Students with ‘A’ stamped on the result slips are often labeled
as bright students in school, a pride of family, more successful person among
friends and also more employable candidates in the eyes of the employers. Our
society gives recognition to the ‘A’ earners and even to the extent to idolize
them. Hence formed the public perception that, the more ‘A’ you gain, the
smarter you are.
Th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often described as a place to
prepare the students for the future. More often than not, this is where we
equip ourselves with sufficient skills and knowledge to fit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In other words, the institutions are like factories, to produce what
is demanded by the society. Therefore, when the society values ‘A’ earners
highly, the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do nothing but to go all out to produce
more ‘A’ graduates. When the schools encourage the students to strive for more
‘A’, we will do all we can to win ourselves more ‘A’.
This is when the attraction of ‘A’ overrides everything.
Students no longer choosing the courses which they are truly interested in or
passionate with, instead they choose the courses which are easier for them to
score; they dare not leave their study table for community services as the
latter do not reward their efforts by giving them an ‘A’; they are afraid to
explore into new areas of study as this might cause them to lose an ‘A’.
Yes, all these are the weaknesses of students that you
criticize but also a production of your emphasize in the importance of
‘A’.
Wednesday, January 23, 2013
21 岁
我说过,我的21岁必须要和过往不一样。
我不要只有读书,上课,考试,辩论的日子。
我做到了。
辩论~
这曾经给我欢笑,让我流泪的舞台,我是多么的依赖
多少次的誓言离开,到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一场国际精英杯,结束了两年的挣扎与徘徊
两年的辩论生涯,最难忘的,莫过于这一趟
没有奖项,没有荣誉
只有那永远忘不了的‘核五’和‘卡尔卡尔游乐场’
那是一场我想往的辩论赛
是一场即席,好玩,不公式化的辩论比赛
感谢秋桦。
让那种美好感觉永远停留在脑海
再也没有后来的辩论比赛将它取代
它是句点。
还真的没想到,一狠下心来
离开这里已经半年
闲下来的生活,沉闷得可怕
这一刻的你们在筹备些什么环节?
下一场比赛的胜算有多高?
对手是什么来头?评审又是不是kangkung?
这些问题没有缺席过
已经不关我事,这些疑问却还在我脑海里放肆。
每一次的狠心拒绝,好像毫不犹豫的决定
其实只为了掩饰心里的挣扎。
对我而言
记忆总是美好的
在那里
我伤过,跌过
但
对于那个舞台,那群不分昼夜,舌尖嘴利的人
还是——有时想念。
Internship~
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
人家说,it isn't hard to make a decision, but it is hard to live with it
也不懂哪来的勇气
决定每天六点起床,一个人在这陌生的城市闯荡
去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用自己还磨不利的语言和技能
接触我的未来人生。
短短的五个星期
我曾经断定这不是属于我的路,但也从此确认这是我想要走的路。
原来,过去两年的重心错误
埋头苦读并非出路
短短的五个星期
是我人生的转泪点
再也不敢草草了事,不再停留于自己母语的圈子,不再是不善沟通的书呆子
少了书桌前的奋斗,多了社会醒觉的运动
少了华语辩论的战斗,多了法庭式辩论的奋斗
这是一个及时的改变
感谢邦先生,我知道你是疼我的。
芭蕾舞~
从没想过自己会选择一个这么‘女生’的玩意儿
纯粹想要矫正自己的肢体语言
不想要别人一看就知道我这人没啥自信。
一双芭蕾舞鞋
就这样成为了我21岁做过最特别的事
我享受随着音乐
扭一扭,拉一拉,松一松。
这一路走来,我佩服我自己
没人懂我‘背后’所受的委屈
由于长期窝在房里读书
背弯了,自己都不懂。
老师的纠正方法是用尖锐伤人的语言
当时被舞蹈系的人戏弄嘲笑的那一刻,抹不掉
这不是我的专业,我甘拜下风
但不认输的顽强性格始终是不分专业领域的。
老师,21岁了,我们的身体不能再被大幅度的改变
我带着我的缺点,踏进你的舞蹈室,是我没想过的勇气
能得到你的一句肯定,只因为——毅力。
穿上芭蕾舞鞋,不是因为我把成绩当儿戏
而是因为比起成绩,我更在乎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真的不懂考出来会是多么不堪入目的成绩
但至少这一关没考倒我的毅力。
印度之旅~
做事要有计划,按部就班——那是过去的我
以前突如其来的一个晚餐邀约肯定不能把我拉出去
突如其来的一场辩论赛也休想要我参与
但这一年不一样,我不要死守在轨道上
唐突的通知,繁杂的手续,不确定的旅程,陌生的人
没有成功将我拦住。
两个礼拜内处理好繁杂的手续,交完三个星期的功课
关关难过,关关过
就这样赴了一趟毕生难忘的印度之旅。
这是一个五星级的豪华旅行,想必这辈子都没有这种财力
去别人的城市,学别人的语言,看别人的文化,体验别人的食物
是种享受,亦是一种四方字给不到的学习过程。
假若每样事情都要附上代价,那我到底用了什么和这一趟意外的旅行等价交换?
应该是大考成绩吧。
算了吧,这是我人生当中不可能有第二次的旅行。
值得的。
我曾经感慨,人生,为了达到目标,好像就只能死守在规划好的轨道上,如果一时好玩选择了沿途中的诱惑,那就从此偏离了人生方向。其实,不必然。
你的人生旅途途中可能突然冒出来几个分岔路口,跟着你规划好的轨道或许可以把你带向你要去的终点站,但不要因此拒绝走上你要走的分岔路,因为你我都不懂,那个终点站是不是你我真正想去的那一站。
PS:很多人下车的那一站,未必是我想去的地方。
我不要只有读书,上课,考试,辩论的日子。
我做到了。
辩论~
这曾经给我欢笑,让我流泪的舞台,我是多么的依赖
多少次的誓言离开,到最后还是留了下来
一场国际精英杯,结束了两年的挣扎与徘徊
两年的辩论生涯,最难忘的,莫过于这一趟
没有奖项,没有荣誉
只有那永远忘不了的‘核五’和‘卡尔卡尔游乐场’
那是一场我想往的辩论赛
是一场即席,好玩,不公式化的辩论比赛
感谢秋桦。
让那种美好感觉永远停留在脑海
再也没有后来的辩论比赛将它取代
它是句点。
还真的没想到,一狠下心来
离开这里已经半年
闲下来的生活,沉闷得可怕
这一刻的你们在筹备些什么环节?
下一场比赛的胜算有多高?
对手是什么来头?评审又是不是kangkung?
这些问题没有缺席过
已经不关我事,这些疑问却还在我脑海里放肆。
每一次的狠心拒绝,好像毫不犹豫的决定
其实只为了掩饰心里的挣扎。
对我而言
记忆总是美好的
在那里
我伤过,跌过
但
对于那个舞台,那群不分昼夜,舌尖嘴利的人
还是——有时想念。
Internship~
这是一个勇敢的决定
人家说,it isn't hard to make a decision, but it is hard to live with it
也不懂哪来的勇气
决定每天六点起床,一个人在这陌生的城市闯荡
去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用自己还磨不利的语言和技能
接触我的未来人生。
短短的五个星期
我曾经断定这不是属于我的路,但也从此确认这是我想要走的路。
原来,过去两年的重心错误
埋头苦读并非出路
短短的五个星期
是我人生的转泪点
再也不敢草草了事,不再停留于自己母语的圈子,不再是不善沟通的书呆子
少了书桌前的奋斗,多了社会醒觉的运动
少了华语辩论的战斗,多了法庭式辩论的奋斗
这是一个及时的改变
感谢邦先生,我知道你是疼我的。
芭蕾舞~
从没想过自己会选择一个这么‘女生’的玩意儿
纯粹想要矫正自己的肢体语言
不想要别人一看就知道我这人没啥自信。
一双芭蕾舞鞋
就这样成为了我21岁做过最特别的事
我享受随着音乐
扭一扭,拉一拉,松一松。
这一路走来,我佩服我自己
没人懂我‘背后’所受的委屈
由于长期窝在房里读书
背弯了,自己都不懂。
老师的纠正方法是用尖锐伤人的语言
当时被舞蹈系的人戏弄嘲笑的那一刻,抹不掉
这不是我的专业,我甘拜下风
但不认输的顽强性格始终是不分专业领域的。
老师,21岁了,我们的身体不能再被大幅度的改变
我带着我的缺点,踏进你的舞蹈室,是我没想过的勇气
能得到你的一句肯定,只因为——毅力。
穿上芭蕾舞鞋,不是因为我把成绩当儿戏
而是因为比起成绩,我更在乎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真的不懂考出来会是多么不堪入目的成绩
但至少这一关没考倒我的毅力。
印度之旅~
做事要有计划,按部就班——那是过去的我
以前突如其来的一个晚餐邀约肯定不能把我拉出去
突如其来的一场辩论赛也休想要我参与
但这一年不一样,我不要死守在轨道上
唐突的通知,繁杂的手续,不确定的旅程,陌生的人
没有成功将我拦住。
两个礼拜内处理好繁杂的手续,交完三个星期的功课
关关难过,关关过
就这样赴了一趟毕生难忘的印度之旅。
这是一个五星级的豪华旅行,想必这辈子都没有这种财力
去别人的城市,学别人的语言,看别人的文化,体验别人的食物
是种享受,亦是一种四方字给不到的学习过程。
假若每样事情都要附上代价,那我到底用了什么和这一趟意外的旅行等价交换?
应该是大考成绩吧。
算了吧,这是我人生当中不可能有第二次的旅行。
值得的。
我曾经感慨,人生,为了达到目标,好像就只能死守在规划好的轨道上,如果一时好玩选择了沿途中的诱惑,那就从此偏离了人生方向。其实,不必然。
你的人生旅途途中可能突然冒出来几个分岔路口,跟着你规划好的轨道或许可以把你带向你要去的终点站,但不要因此拒绝走上你要走的分岔路,因为你我都不懂,那个终点站是不是你我真正想去的那一站。
PS:很多人下车的那一站,未必是我想去的地方。
Subscribe to:
Posts (Atom)